MTA精英讲座|旅游研究:从寻找问题到理论贡献
发布时间:2022-10-17     浏览次数:



2022326日,在受疫情影响下校园准封闭管理期间,复旦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硕士(MTA)项目迎来了本学期第一次精英讲座。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了国内旅游研究的顶级学者、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彦君教授,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题为《旅游研究:从寻找问题到理论贡献》的精彩线上讲座。本场讲座由复旦大学旅游学系巴兆祥教授主持,同时在腾讯会议及哔哩哔哩“复旦MTA”官方账号上进行同步直播。


活动精彩回顾


讲座伊始,巴兆祥教授隆重介绍了本次讲座的邀请嘉宾:谢彦君教授。谢教授是国内旅游研究方面贡献成果最多的学者之一。他现任海南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海南大学旅游体验研究与设计中心主任,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基础理论研究基地首席专家,《旅游学刊》海南大学理论创新工作坊首席专家。兼任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旅游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旅游研究国际联合会(IACTS)创会会士;《旅游学刊》副主编,《旅游科学》等多家学术期刊编委。出版有《基础旅游学》等专著和译著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2018年获中国旅游协会旅游教育分会首届“旅游教育突出贡献人物”荣誉称号。2021年专著《基础旅游学》(第4版)获得国家教材委员会“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二等奖”。

本次讲座中,谢教授针对不同类型的研究、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者身份的差异,从方法论的角度探讨旅游研究如何寻找问题、如何将实践问题转化为科学问题,并最终形成理论贡献。



左图为巴教授,右图为谢教授


一、问题类型:研究中的问题区分

讲座第一部分,谢教授首先为我们系统梳理了研究中的问题类型,并指出最值得期盼的问题是观点性的问题。

谢教授首先从学生曾有的问题出发,提出寻找问题是学术研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常见问题往往分为功利性和对策性问题、求知性问题和观点性问题。对于功利性和对策性问题,原则是“不答”,因为“答不了”;对于求知性问题,分为多种情况,并不是所有求知性问题值得答且能够答;对于观点性问题,谢教授指出,因为观点是有关本体论的,甚至可能是有关认识论的,所以只要是真实的观点就无关对错。观察角度、立场引起了差异,因此观点是可以讨论的,最适合进一步探究。

谢教授从多个角度,对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区分。一是从提问方式看,“是什么”“什么是”属于哲学问题或者科学问题;“什么样”“为什么这样”属于科学问题,其中“什么样”是描述类问题,而“为什么”是解释类问题;“应该怎么样”属于伦理(对策)问题,又可以同等为实践问题或对策性问题,是人类的终极问题,回答这类问题,一定要建立在上述集中问题很好回答的基础上。二是从不同研究工作者看,理论性问题创新知识或理论,多为科学家的工作;应用性问题对知识进行应用,多为单一领域工程师的工作;对策性问题侧重知识的综合运用,常常以跨学科形式实现,因此常为跨学科、跨专业的项目经理的工作。三是从哲学观看,本体论问题是对世界实在性的根本观点,是对世界性质的认识,本体论判别标准核心在于回答“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个案式研究和通则式研究;认识论问题是解答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方法论问题则追求具体方法的适当性,即与研究问题的匹配度。



二、问题来源:身份、途径与科学解答

讲座第二部分,谢教授首先为我们梳理了问题的身份属性。关于界别,曾有“旅游的三幅面孔”之论,即政产学的三副面孔,身份决定研究性质:政界是宽脸,因职能所在,所以管得宽;业界是窄脸,因诉求所限,所以要钻营;学界是变脸,因失其所本,所以会跟风。

谢教授认为,区别于知识接受者,研究生最常见的身份是知识生产者和知识利用者。对于专硕和专博,知识利用者的身份特征更为明显,因此在旅游管理专硕的论文写作中,可以以应用和对策为主,不强求知识的生产和创新,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并产生实践意义。

谢教授还对何为“实证研究”为我们进行了补习。孔德的知识三分法将知识分为思辨(哲学)、实证(科学)、信仰(宗教),其中实证研究是用经验事实回答事物“是什么”“什么样”和“为什么”的研究,与科学研究同义。实证研究强调“价值中立”,与价值观无涉。所有的对策研究,都非实证(科学)研究。



三、问题转化:从实践问题到科学问题

第三部分,谢教授深入浅出地从两个案例带领我们进行“问题转化”,并实现“形成理论贡献”。在“人为什么信仰宗教”案例中,谢教授指出,研究首当其冲应该选择一个好的问题,其次要设计一个巧妙的研究方案,借助某种转换,避免将态度当成事实,科学研究要走向事实。

在“工业旅游为什么总是差强人意”案例中,谢教授从不同对的问题设计思路,将实践问题一步步转化为科学问题,从理论范畴、理论命题或理论模型的角度,基于体验理论尤其是具身体验理论相关原理,通过对相关质性分析材料的多次回返性阅读,推导出工业旅游体验可能存在“具身障碍”问题,生成全新的概念,即具身障碍及其衍生概念,实现了对一个科学问题的理论贡献。


问答环节

通过谢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同学们都受益匪浅,对如何把握旅游研究中的问题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尽管春寒料峭,直播间却火热非凡,大家抓住难得的学术交流机会向谢教授请教疑惑,谢教授对6个问题进行了耐心且全面的解答。


Q1您把具身障碍分为听、味、闻、看、触、运动觉几类。我想问一下关于具身障碍是否包括人的意识形态呢?比如期望,您刚刚说到您希望在宝钢得到“能够实际操作”这样的体验,但却没有得到,从而影响到了您的旅游体验。那么我们该如何更好地理解人自身对旅游地的期望或者个人情感与具身障碍之间的联系呢?

A1具身障碍在西方理论中集中于身体。旅游体验和期望是一对,期望包括到目的地的实现实体各方面的关联和体验。的确会涉及到期望的检验,但不属于期望,期望是之前形成的。具身的实现与否会影响期望,两者是这样一种关系。


Q2在旅游研究中运用实验法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哪些场景比较适合?

A2这是一个典型的“HOW”的问题。“HOW”的问题不太好回答,适合实验法的问题有很多,我认为实验法往往针对很具体的问题,因为只有具体问题才能用优先变量,旅游者的影响因素非常复杂。实验法能把复杂的情况抽象,脱离情景,用关键变量建立联系,巴甫洛夫就是非常经典的实验,精简到两个变量。任何一个问题用实验法要高度抽象,提取关键变量,且能够让变量独立产生影响。


Q3请问具身障碍和场域理论的关系?

A3场域理论可以参考布迪厄和勒温,布迪厄受场域主义影响,在宏大叙事中引入场,但是旅游研究中使用比较少。勒温用得比较多,基于物理场。场域以旅游对象或客体切入,以物理场作为前提;具身研究身体和外部对接的身心状况,更关注人在物理场中综合的体验,实现和没有实现。


Q4:体育旅游示范基地是否也应该加入类似于5A资源评价的这样一个环节?

A4首先旅游慎谈示范,体育的高水平具有同质性,旅游的高水平是以特色为前提的。但确实有些情况也需要示范,对其他地方有启发,示范可以,但要知道示范什么。一方面强调体育专业化内容,另一方面独特的可体验性要在评价标准中有所体现。在特定历史时期,旅游5A评定起到过巨大作用,比如借助国家评审服务的景区可进入性得到解决等等,但是现阶段的情况已经完全不同,体育旅游应该鼓励走自己独特的道路。


Q5对红色旅游发展的考虑?

A5红色旅游的体验感建设仰仗配给,不为市场需求服务也会有很多党团系统去购买,目前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旅游的本质不是教育,美国杜威的教育理论是实用理论,红色旅游不深化体验和地方感历史感,不强调仪式和符号系统,也实现不了教育功能。目前红色旅游发展不够好,只能以组织形式去实现,形式还没有跟上。未来发展势头将沿着体验去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育和意识形态培育的功能。


Q6这些年很火的一个词——沉浸式体验,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回应具身障碍呢?

A6沉浸式体验依靠VR/AR等高技术手段,营造新的对眼对象。同时强化体验程度,人们有穿越的感受,但是不是完全具备具身体验的特质。有的是部分具备的,有些景物是借助虚拟手段出现的话,比如光照出来的椅子,这就不是具身体验,只能是局部具身,所谓具身体验是身体感官全部在场。

结语


讲座尾声,巴兆祥老师对谢教授的分享进行总结,并代表MTA项目对谢教授拨冗讲授表示由衷的感谢。最后,巴兆祥老师邀请谢教授在疫情过后能够再次来到复旦校园中,与老师和同学们进行更深入的指导交流。此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与感谢声中圆满结束。





文稿:2021MTA非全日制班 王雯莹




 CopyRight © 复旦大学旅游学系·上海市邯郸路220号光华楼西主楼18-20层(邮编200433)
TEL:(86 21)6564 3667    FAX:(86 21) 5566 4027    E-mail:MTA@fudan.edu.cn